現在很多輸送方面都用到氣力輸送設備,它跟傳統的輸送方式有很大的不同,不僅可以節約人力輸送的不便,并且在輸送過程中還可以進行其他處理,而機械操作也比傳統的輸送方式更加合理。

機械輸送方式輸灰系統工藝流程:
機械輸送設備中刮板輸送機是燒結廠最常用的粉塵輸送設備,他由機頭部件、中間槽體、機尾部件、刮板輸送鏈、驅動裝置等組成。
氣力輸送方式輸灰工藝流程:
氣力輸送作為輸送方式的一種,國外應用較早,特別在近50年來得到較大發展。在我國氣力輸送發展的歷史較短,但由于其占地面積小、布置靈活、利于控制粉塵二次污染、降低勞動程度、提高輸送過程自動化水平等優點,使得它在電力、建材、冶金、礦山、碼頭、化工等許多行業被廣泛應用。

氣力輸送按空氣在管道中的壓力狀態分為吸送式和壓送式,根據燒結廠粉塵的性質及有關實驗結果,燒結廠粉塵宜采用正壓濃相流態化氣力輸送方式。這種輸送方式是根據固氣兩相流氣力輸送的原理,利用壓縮空氣的靜壓和動壓來高濃度、高效率輸送物料的,在輸送過程中廢灰在倉泵內必須得到充分流化,而且是流化邊輸送。

氣力輸灰由五大部分組成:氣源、倉泵、管道、灰庫、和控制裝置。氣源、倉泵及灰庫等的選擇和確定必須基于管道內的參數(即壓力和所需的空氣量)和物料特性,因此系統設計的核心是基于物料特性的管道設計(即管徑的進取以及沿輸送方向的管徑放大率)。通過合理設計管徑、系統耗氣量小,管內灰氣流速低,管道不易磨損和堵塞的目的。

兩種輸灰方式的技術比較:
由上述輸灰系統工藝流程可知,無論是機械輸送還是氣力輸送設備輸送。都是將除塵器卸下的粉塵輸送至預定地點集中處理,以利于粉塵的回收利用。機械輸送在運行過程中有可能產生二次揚塵,應進行加濕處理,氣力輸送不受空間位置和輸送線路的限制,輸送距離較遠,不產生二次揚塵,但氣力輸送系統中的彎管等構件易于磨損,設計中必須采取耐磨措施。